企業發展出路:建立掘金隧道
敢于舍棄“機會”
在一間教室的地上放有三百元錢,兩張百元大鈔分別放在一進門和離門較遠的墻角,屋子中間還零零散散放著100張一元的鈔票。只給每個人6秒鐘的時間,看誰拿到的錢最多。
在一個30人的實驗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拿夠200元!
“由此可見,前進的道路上有著太多的誘惑!對大多數中國企業家來說,當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根本不會缺機會,甚至每天都會有人告訴你哪里有什么樣的機會,關鍵在于企業家的定力,關鍵在于抵御誘惑、掌握時機和如何取舍。”德合泰利咨詢公司董事長劉向東說。
邁克爾•波特曾經在《什么是戰略?》中指出:戰略就是在競爭中做出取舍,其實質就是選擇不做哪些事情。企業選擇從哪里淘第二桶金,其實就是一個取舍的過程。
構建業務三層面
懂得取舍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企業若想取得持續增長,還必須能夠源源不斷地建立新業務,一旦運營出現減退便不失時機地以新替舊。
根據麥肯錫的有關研究,企業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和規劃企業的業務進程,而每個階段也分別要求不同的業務舉措和管理技能。
第一層面:處于企業心臟位置的現行核心業務。它帶來大部分的利潤和現金流。該業務對企業近期業績關系重大,它們提供現金周轉、培育技能并積累作為增長的資源,它們也許相當長時間里都有增長,但終究將會耗盡余力,衰落下去。在這一層面,重點是利潤、現金流量、投資回報率以及運營成本和生產率等,需要實施者和行動者。
第二層面:正在崛起的新興業務。其經營理念日漸成熟,并且具有創業性和高成長性,與第一層面的業務有一定連動關系,通常表現為追求收入和市場份額的擴張。代表著現有業務的拓展方向或者業務發展的新領域,是企業修建的新的收入渠道。在這一層面,重點是市場份額、新客戶數量、收入增長,以及資本投資效率和預期凈現值等,需要創業者和開拓者。
第三層面:未來業務和遠景。它是企業未來的方向和業務選擇的種子,例如:企業的研發課題、市場試點、聯盟合作項目,以及少量投資嘗試和為加深對所在行業理解而做出的種種努力。它標志著企業未來選擇中邁向實質性業務的第一步。在這一層面,重點是待選項目估價、轉為實際業務的速度、可選項目數量以及回報大小和成功概率等,需要非常規思考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相關多元,不可貪賭
那么,不同層面的業務應該在什么樣的產業范圍內進行選擇呢?
在本刊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企業尋找第二桶金,應該量力而行,選擇與原產業相關的領域。對企業來說危險最大的就是全新的產品進入全新市場。所以可以首先選擇老產品進入新市場,或者新產品進入原有的市場和客戶群等,逐步過渡,降低風險。局部轉型的壓力與全盤調頭相比,風險要小得多。
國富咨詢董事長周永亮也認為:選擇產業的縱向延伸或橫向延伸,是尋找第二桶金的重要思路。同時他指出:企業家不能有賭心,要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有些人認為:-對于產業選擇“大賭才能大贏”。但企業首先得活著,如果賭心膨脹,一個機會過后又賭上另一個機會的話,可能會死在等待機會來臨的路上。市場是變化的,是殘酷的。如果企業只是把希望寄托于環境的話,永遠都不能指責環境。
而百龍集團總裁孫寅貴的觀點,可以很辯證地作為我們這次主題的一個哲學注腳:成功挖掘“第二桶金”,首先就要打破“桶金”思維!“桶”就是獨立、斷裂的,但其實企業經營容不得片刻斷裂。因此,持續成功的核心,是企業要構建一條能不斷挖掘、連貫傳送桶金的“隧道”。
這個表現于外的“掘金隧道”,其實就是貫穿于企業內部的核心能力及傳承能力。
- 上一篇:信用控制應收賬款管理的命門
- 下一篇:競爭戰略中的組織間成本管理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