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羊絨價格下跌已成趨勢
時值五月初,各大羊絨交易市場的羊絨交易活動還在持續活躍當中,通過目前國內羊絨原料采購變化趨勢來看,2014年羊絨價格已經有所下跌。
羊絨的價格主要由國內外市場需求、羊絨生產成本、產量等因素決定。
2013年以來,國際羊絨市場持續活力不足,羊絨貿易復蘇遲緩,導致羊絨行業近兩年的發展速度略有減緩,相對進入瓶頸階段。同時國內草原荒漠化程度的加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行動的增強,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禁牧、限牧、移民等政策,限制了絨山羊養殖數量,因此絨山羊只能圈養,這使得養殖成本大大的提高了。就養殖成本而言,折合成無毛絨大約500元/千克。原料的不斷減少,國家畜牧政策的出臺,使養殖數量受到了限制。加之,農牧民受經濟效益的驅使,自發進行了畜群結構的調整,改養效益高、見利快的綿羊,導致山羊種群數量減少,另外,農牧民為提高單產,進行不科學的畜種改良,也使得羊絨逐年變粗,質量下降。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毛紡行業的生產總體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市場競爭壓力加大,惡性競爭不斷,加之國家經濟增長乏力,企業產品銷售難,資金回籠難,企業信貸難,嚴重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同時,生產污水處理的環保標準不斷提升,用工成本逐年增加,各項生產成本快速增加,企業負重前行,前景難料。
從國內市場需求方面來看,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的疲軟,人民幣通脹趨勢明顯,居民總體生活成本快速增加。據調查,人均高檔衣著服飾消費在生活開支中的比例在下降,羊毛制品在天然纖維服飾中仍屬于高檔產品,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高檔毛制品市場在縮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羊絨價格的下降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從羊絨價格指數運營情況看,雖然羊絨價格也受產量逐年減少、營銷模式創新等積極因素的影響,但在眾多負面因素的壓力下,2014年羊絨市場很難再有大的起色。羊絨價格的高低最終還是要由供需關系來決定,價格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受供需關系和購銷心理的影響,市場的起伏與價格的波動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 上一篇:羊毛市場春寒料峭
- 下一篇:華春藥業的利好——抗抑郁中成藥市場需求…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