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政策面 基金經理二季度被迫短線操作
上周三年期央票重發,引起市場的調整。基金經理認為,今年以來政策不確定性增多,讓他們放手投資的空間很少,政策變化正成為一個“透明天花板”,迫使他們難以做長期投資,只能追求短期的結構性機會。
政策變動因素大
“未來市場會怎么樣,誰也不敢預測,時間再拉長兩三個月,就有可能出一個政策,整個市場隨之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只能說正在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可能引起政策變動的因素。”深圳的一位基金經理當被要求預測二季度行情時,無奈地作此回答。在觀察三年期央票發行、出口數據及銀行信貸增長數據后,他表示,隨著以上幾個值得關注的數據出臺后,需要一一觀察其對市場的影響。“今年以來,能放開手腳做投資的時間少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可能出現的政策變數很多,市場橫盤整理,說實話,我們也沒什么方向感。”
上周三年期央票的發行讓原本被視為政策真空期的四五月出現一絲變數,盡管市場普遍認為,加息是今年必定出現的政策,但從二月數據來看,加息可能在年終出現。而本次三年期央票發行是2008年6月26日后的再度重啟,市場表示意外之余,對緊縮的貨幣政策的提前到來及人民幣升值擔憂也增加了,上周三、周四市場因此都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機會都是結構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踏入二季度,“結構性機會”成了不少基金季度策略中不斷出現的字眼。而整理一下他們看好的板塊,可以發現“地產板塊”、“金融板塊”、“鋼鐵板塊”、“航空板塊”都被列入推薦之列,但這些板塊結構性行情能帶來多大的漲幅,不少人認為難以超越20%。“以地產為例,目前的量上來了,價格還保持高水平,大家預計的一季度調控沒有到來,這算是恢復性增長,但是漲勢過高了,會不會帶來二季度的調控?我覺得很有可能。”一位基金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周對住房保有稅試點征收的傳聞,就引來一線地產股的調整。同樣的,市場也認為,目前的流動性支持下,金融股的恢復性增長很難有超過30%的漲幅。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基金在近一兩個月盡量保持“靈活機動”策略,對倉位調整、個股調整力求靈活。從目前已經公布的上市公司一季報數據看,基金對一些題材股也是快進快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一個長期的經濟轉型過程,而在A股市場上這個主題在機構博弈的推動下顯得有些急功近利。相信移動互聯、新技術、新材料相關的公司中會涌現出一些優秀的有生命力的公司,而股價上可能已經開始透支。”博時精選基金經理余洋說。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