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產業:新起點上揚帆起航
新疆黨委七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首次提出,將旅游產業建設成為“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支柱產業。2011年,新疆首次召開“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把旅游產業擺在更突出的位置,出臺了包括財稅政策支持的一系列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文件,新疆旅游產業開始在新的起點上揚帆起步。
我區旅游產業雖然處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但由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在發展中也面臨諸多困難:遠離內地大市場、旅游線路長、基礎設施落后、旅游產業起步晚,這些客觀問題都給新疆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諸多困難。
新疆旅游業發展現狀如何?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加農牧民人均增收中發揮的作用如何?做大做強旅游產業還存在哪些問題和瓶頸、如何破解?我區旅游業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支柱產業還有多遠的路?
近日,本報記者深入喀什、阿勒泰、烏魯木齊等旅游重點地區進行了深入采訪。
全疆有13個地州將旅游作為支柱產業,喀什、阿勒泰、烏魯木齊無疑具有代表性。因此,他們在發展旅游產業中的新舉措、新成就以及遇到的問題也具有一定普遍性。通過探析他們在發展旅游產業上所走的路徑,不難看出我區旅游產業目前的良好發展態勢。三地市的發展路徑也告訴我們,新疆旅游產業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朝陽產業,已開始揚帆起航,在發展中逐步做大做強。
旅游成為后發崛起的朝陽產業
打造新疆“會客廳”是今年阿勒泰地區打造旅游強區提出的新目標。在阿勒泰市金山廣場的LED大屏幕上,這幾個大字顯得格外醒目。“保護生態,放大優勢,突出民生,形成特色,創先爭優”,打造新疆“會客廳”。今年春節,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來阿勒泰地區調研時說的話,為阿勒泰旅游產業的大發展描繪了一幅壯麗的發展藍圖。
今年,阿勒泰地委、行署提出了打造千里旅游長廊的戰略構想,將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把阿勒泰地區建設成為全疆旅游發展的龍頭和全國重要的高端旅游目的地。
打造新疆“會客廳”,阿勒泰地區有條件也有能力。阿勒泰素有金山銀水的美稱,全疆五個五A級景區,他們就占兩個。2011年,全地區接待游客397萬人次,同比增長32%;實現旅游收入近30億元,26.8%,占全地區GDP的18%,旅游帶動就業達6萬多人。
阿勒泰地區旅游大發展得益于新疆旅游發展的大環境。十二五”“ 開局之年,自治區出臺了《關于推進旅游業跨越式發展的意見》,并決定增加旅游業專項資金, 2013年達到2億元。到 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旅游局簽署了《關于新疆旅游業發展合作備忘錄》,自治區成立了“伊犁河谷和喀納斯旅游資源開發概念性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對伊犁河谷和喀納斯旅游資源進行科學利用、合理開發.
2011年5月,自治區首次旅游產業大會后,全區15個地州迅速做出部署, 個地州市將旅游業13確定為支柱產業; 個地州市提出了貫徹大會精10神的具體舉措,均成立了黨委、政府牽頭的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協調小組,增加對旅游業的資金投入。全疆半數以上的縣市將旅游業確定為支柱產業。
2011年,自治區黨政代表團分赴19個對口援疆省市,進行走訪慰問及旅游宣傳推介。通過宣傳推介,疆內外36萬游客參加了第七屆新疆國際旅游節、第二屆新疆國際特種旅游文化節、千車萬人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活動以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胡楊節、冰雪節、葡萄節、天馬節,領略了新疆獨特的人文自然風情。
2011年,全區共接待國外游客132萬人次,創匯4.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27%;接待國內游客3829萬人次,旅游收入411億元,分別增長26%和44%。
農家樂活了旅游富了百姓
到新疆旅游,除了去5A級的景區外,不能不關注遍及城鄉的農家樂、牧家樂,它們以鄉土氣息濃、服務熱情周到備受各地游客的喜愛。
4月14日是個休息日,記者驅車趕往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路兩旁全是徒步的“驢友”。還沒到中午吃飯時間,水西溝鎮方家莊村幾十戶“農家樂”前停滿了私家車。
155號“兒里山莊”的游客來了一撥又一撥,女主人海菊忙里忙外接待著客人,記者數了數至少七八桌。這不算多,“ 清明節那幾天,天天二三十桌,營業額每天都在二三萬元,累得人都喘不過氣來!”海菊臉上掛著笑容。“一年下來能賺多少?”記者瞅空與海菊聊了起來。“四五十萬沒問題!春節期間,我和老公去新加坡旅游,見人家的廚房又干凈又漂亮。回來后,我也按星級標準建廚房,用敞亮整潔的環境,高檔優質的服務吸引游客。我家新廚房是6月底建成的,要爭創5星級農家樂哩!”
像海菊一樣,方家莊村500多戶農民大多都是回族,婦女們更是能干利索,能做一手好飯菜。從2004年起,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水西溝鎮方家莊村有三分之二農戶從事農家樂等與旅游有關的產業。2011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13000元,其中來自旅游業收入占80%左右,比5年前人均增收1萬元。
依靠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水西溝鎮的幾個村一年四季搞旅游。今年烏魯木齊縣將投資1000多萬,在方家莊打造“花兒美食一條街”,在廟兒溝打造“哈薩克餐飲一條街”,目前該項工作已經啟動。烏魯木齊縣旅游局書記石聚全興致勃勃地介紹說。
在南山腳下的一片開闊地上, 多個農民正10在播撒花籽。“今年平西梁村投入40多萬元,建設千畝‘花海南山’。瞧!這邊種的油菜花,那邊播的是紅豆草。等到六七月你再來看,這里已經變成花海啦!”村委會主任李桂芹說。
石聚全告訴記者,這些年平西梁村靠旅游壯大了集體經濟,去年村委會投入1200萬元建了集中供熱,減少了污染保護了環境。
富蘊縣可可托海鎮塔拉特村哈薩克族牧民搬下后山搞旅游,一年四季有錢掙。老支書吐爾遜·瑪勒哈說起變化喜笑顏開地說:全村170戶牧民,“ 一大半搞旅游。冬天,牧民在新村發展牧家樂、做刺繡
品;夏天上景區扎氈房,搞接待、租馬匹、賣奶制品。去年全村人均收入6800元,比上年增加1000多元。
靠旅游崛起的“童話邊城”——布爾津縣,除了規模以上的賓館酒店外,470多家農(牧)家樂遍及全縣,通過參與農(牧)家樂、馬匹出租等旅游項目的農牧民人數達3500余人,旅游直接間接從業人員達到1萬余人。2011年,旅游收入突破8.2億元,占全縣GDP的半壁江山。對布爾津來說,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按照張春賢書記提出的打造“新疆會客廳”目標,我們要把旅游大縣建成旅游強縣,布爾津縣委書記任廣鵬說。
兩年前,喀什市恰薩街道古扎爾社區花盆巴扎改造后,老住戶吾拉音·賽買提搬進了新居,400平方米的住房5口人住不了,他就把六間房騰出來辦家庭旅館。去年一個夏天,光是接待游客就掙了5萬元。
記者從自治區旅游局了解到,目前分布在全疆各地的農(牧)家樂2400余家,帶動就業3萬余人。
振興旅游須正視問題破解瓶頸
“在新疆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我區旅游業存在的問題。”自治區旅游局局長伊那木·乃斯爾丁毫不避諱目前新疆旅游產業存在的問題。
伊那木·乃斯爾丁說,盡管這些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旅游業高度重視,不斷增加旅游業的資金支持力度,但我區旅游業發展起步晚、受財力所限,旅游業投入遠遠落后于發達省市,在西部12個省區市中也排名靠后。
喀什市旅游局局長賈衛東告訴記者,10年前,國家投入2億元提升以喀什市艾提尕爾清真寺為中心的景區環境,創建了喀什4A景區。但10年后再也沒有大規模建設,這與具有豐富旅游資源的旅游大區極不相符。俗話說,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但在擁有獨特旅游資源的喀什市,2011年旅游收入僅占當地GDP的4%。“發展旅游產業缺乏高瞻遠矚地科學規劃、高素質策劃營銷團隊。我們看到有些地方景區建設缺乏科學規劃,導致今天的垃圾建筑,變成了明天的建筑垃圾。”阿勒泰地區旅游局局長史發強對此深有感觸。
在這些旅游地區采訪,記者了解到目前制約旅游發展的諸多問題。
旅游綜合吸引力有待提升。十一五”“ 期間,我區在旅游景區建設、形象宣傳、精品打造等方面雖然取得了長足進展,但與國內旅游發達省區市相比,旅游綜合實力還相對較弱。國家級旅游品牌數量少,與旅游資源大區的位置極不匹配;旅游文化內涵挖掘不足,缺乏深層次開發;不論是有著著名人文景觀的喀什、吐魯番,還是聞名于世的自然景觀喀納斯、那拉提等,都缺少一臺高品質文藝節目和大型歌舞,“新疆歌舞之鄉”的優勢并未在旅游產業中凸顯出來。
旅游企業競爭力不強。目前,我區旅游業大型龍頭企業少,旅游企業綜合競爭力不強,目前尚無一家上市的旅游企業,缺乏領軍旅游企業。旅游飯店、旅行社管理,旅游營銷策劃、景區管理人才匱乏,缺乏具有較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嚴重影響了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
邊境旅游優勢尚未發揮作用。我區擁有5600公里邊境線, 17個一類口岸, 11個二類口岸,具有開展邊境游、跨國游的良好地緣優勢和區位優勢。因為中亞部分國家未被確立為中國公民旅游目的地,我國游客無法經新疆口岸出境旅游;此外,出境游手續繁雜,邊境游未實現正常化,影響了我區旅游業地緣區位優勢的發揮。
管理體制與保障體制不完善。一些地區旅游景區出現多頭管理、體制混亂,導致抓而不緊,管而不嚴,嚴重影響了產業建設的推進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另外,旅游政策、標準、人才、公共服務體系等不完善,難以支撐起培育戰略性支柱產業、實現我區旅游業跨越發展和建設我國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客觀需要。
名目繁多的旅游節慶作用甚微。近年來全疆以旅游為主的地方節慶繁多,且同質化嚴重:諸如杏花節、山花節、梨花節、葡萄節、哈密瓜節、蟠桃節、胡楊節、冰雪節、滑雪節、冰燈節、玫瑰花節等數不勝數,據了解,全區目前以旅游為主的大小節慶活動三四十個。為辦好這些旅游節慶,許多地方花大把的錢搞促銷推介,結果是游客來得少,大多成了當地人的自娛自樂。
交通“瓶頸”制約旅游發展。空中環飛尚未真正形成,“天上貴,地上累”,導致我區旅游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游客的快速增長。前不久,記者在喀什老城區采訪時遇到一位廣東游客,他已經是第二次來新疆旅游。去年夏天,他去喀納斯感受了自然風光,今年又擠出時間來喀什體驗人文景觀。“來新疆,花的時間和費用,都快跟去歐洲一樣了,如果這兩個著名景點能通航,那就快多啦!”說到這,這位廣東游客顯得一臉無奈。
新疆旅游業要提升質量規范管理
專訪自治區旅游局局長伊那木·乃斯爾
“新疆旅游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談起新疆的旅游產業,自治區旅游局局長伊那木·乃斯爾丁用這句形象的比喻開始了與記者的交談。
做強旅游產業是戰略選擇
新疆旅游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并具有連接歐亞、毗鄰多國的地緣優勢,發展旅游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伊那木·乃斯爾丁分析到,在新疆旅游進入新階段時期,我們要充分認識旅游產業在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特殊重要作用,立足新疆實際,推進旅游產業科學發展。
伊那木·乃斯爾丁認為,旅游產業是推進新疆跨越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戰略選擇。旅游產業是關聯度高、覆蓋面廣、帶動作用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朝陽產業,也是惠及民生的富民產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發展新疆旅游業既是著眼長遠培育和壯大支柱產業的戰略選擇,也是提振信心、營造發展環境的迫切現實需要。2011年,新疆旅游總收入達到442億元,旅游產業正在成為自治區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完全具備把旅游業培育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條件。
旅游業是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旅游業具有“一業興、百業興”特點。近年來我區“黃金周”旅游消費不斷增長,帶動全社會假日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相關服務業發展,對促進我區經濟結構調整、擴大消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伊那木·乃斯爾丁分析到,當前,新疆面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城鎮居民就業的雙重壓力。旅游產業具有就業門檻低、就業容量大和帶動明顯的特殊優勢,發展旅游業是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喀納斯國家5A級景區的開發建設,成功解決了景區內牧民就業和脫貧致富問題,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伊那木·乃斯爾丁認為,新疆特殊的地緣區位環境,決定了旅游是新疆對外開放和人文交流的重要突破口。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加快旅游產業發展,對于實現“讓世界了解新疆、讓新疆走向世界的目標”,對于構建和諧穩定社會意義重大。
“十二五”末實現千億元收入
說起今后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目標,伊那木·乃斯爾丁充滿信心。他說,
到2015年,全區將實現接待國內游客8000萬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800億元,力爭突破1000億元,占GDP的比重在8%左右,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20%左右;旅游從業人員力爭達到50萬人以上,帶動200萬人就業。
伊那木·乃斯爾丁告訴記者, “十二五”實現 旅游規劃和發展目標當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一系列有關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意見和條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凝心聚力,強勢推進旅游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重視旅游規劃編制和管理工作,開展新疆旅游資源普查以及新疆旅游演藝產品、旅游商品發展的課題研究, 《旅游規劃管理暫行辦法》,實施 強化規劃管理,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為旅游科學開發提供決策依據。
提升服務質量是旅游工作的“重頭戲”。旅游部門要認真總結開展誠信旅游活動經驗與成果,研究建立旅游企業誠信評價制度,構建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的長效機制;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探索解決制約導游隊伍加快發展的重大問題;建立健全旅行社、A級景區和星級飯店等市場退出機制。
加快培育旅游消費新熱點。自治區旅游局將與林業廳聯合舉辦“新疆森林旅游節”,并啟動“森林人家”示范點建設,推出一批森林旅游“示范縣”、示范村”“示范景區”。“ 和 同時推動“鄉村游”,安排500萬元,扶持100家星級農家樂提升服務水平和檔次。
加大客源市場開拓力度,圍繞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三大客源市場,在保持大眾觀光旅游客源穩步增長的同時,大力拓展中高端會展、商務、休閑、度假、沙漠探險等特種旅游客源市場。 “新疆人游新疆”拓展 活動,不斷擴大疆內客源市場。
關鍵是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伊那木·乃斯爾丁認為,基礎設施薄弱是制約我區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后自治區將采取一系列舉措加快旅游設施建設。
首先要抓好喀納斯、天池天山、吐魯番、那拉提、可可托海和喀什、賽里木湖等重點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區有5A級景區5家,4A級旅游景區44家,按照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今年將進一步支持各地提升景區建設檔次和品位,推動旅游精品化建設。
其次要以打造烏魯木齊西部門戶樞紐機場為重點,開通更多的與國內和境外中心城市的直航、疆內旅游城市間的環線; 開辟“空中旅游走廊”。今年,喀什計劃投入1億元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打造“空中絲綢之路”。
第三要啟動景區廁所建設與管理工作5年行動計劃,安排1000萬元專項用于旅游星級廁所建設,解決旅客“如廁難”、“如廁臟”問題。
同時要加大旅游教育培訓力度,以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校企聯合培養等方式為途徑,逐步實現我區旅游服務人才培訓的專業化、規范化,不斷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旅游人才隊伍。
伊那木·乃斯爾丁說,當前要集中精力抓好一些影響力大、品位高的旅游節慶活動,辦好新疆國際旅游節、新疆特種旅游節、胡楊旅游攝影節和冬季冰雪節活動;通過加強對援疆省市的宣傳促銷,打造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載體,提升新疆旅游在國內和世界的認知度、美譽度和吸引力。
- 上一篇:那拉提景區與巴音布魯克景區聯手打造旅游…
- 下一篇:新疆旅游:朝陽產業煥發蓬勃生機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